facebook隐私危机


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站,facebook这次深陷隐私危机。股价遭遇了有史以来的的最大幅度下跌,各方势力群起而攻之。

回顾

2013年,剑桥大学学者、俄罗斯裔美国人Aleksandr Kogan开发了一个app。他向Facebook公司申请:通过Facebook的平台连接这则app,获取使用这则应用的用户的数据。他表示,获取的数据将仅仅用做学术用途。

这个app叫做“thisismydigitallife”,其实就是一个心理测试。不过,在回答测试题之前,用户需要同意这则应用获取他们以及他们好友的数据。
有27万人使用了这个app,他们都同意了这个app获取自己的数据。因为他们同时也同意了这个app抓取朋友的数据(他们的个人资料、发布的内容、点赞评论等),所以Kogan最后获得了五千万人的数据。
Kogan把数据交给了商业属性的剑桥分析公司,违反了最初的学术使用承诺。Facebook了解到之后,要求Kogan和剑桥分析公司删除数据。Kogan和剑桥公司表面上答应,但是私下并没有删除。
后来,Facebook要求Kogan和剑桥公司删除数据并提交证明,他们也提交了(据称所谓的证明只是在纸上打个勾而已)。只不过,小人难防。而Facebook也没有花费资源去确保数据真的已经被删除。
最近,在3月中旬,英国卫报率先披露了件事,引发轩然大波。新闻地址

思考

背景

事件本身并不复杂,但是反映的问题值得思索。
其实,facebook的这种模式是现代主流社交媒体的惯用方法。本质就是 获取用户的数据,甚至通过不择手段,然后卖给广告商,竞选团队,使他们更精准地投放广告,影响用户的想法。数据,是各大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。
要使用一个应用,或一项服务?可以,先同意协议。但是,可曾想过协议中的那一条:你的所有数据都可以被开发的公司获取、使用、共享给别人。你不知道自己的数据被如何使用。
但是,若我们对数据过于斤斤计较,完全知情,完全明白,个性化的服务我们又无法享受。这真的是一件矛盾的事。
正如Facebook首席安全官Alex Stamos所说,“想要让人人享有隐私、匿名、选择,同时又让坏人得不到这些数据?并不存在这样神奇的数字乌托邦。”
在这个数据时代,我们必须要在隐私和便利之间做出选择。

众矢之的

Facebook没有料到这次事件的影响,它依然通过惯用的辩解手段来转移注意力。但是,随着各种事件的曝光,包括小扎的私人阅后即焚Messenger,高管的备忘录等丑闻的曝光,火上浇油,使局势更加无法收拾。
同时,这次的问题只是一个导火索,暴露出了积累许久的问题。
墙倒众人推,这是真话。

国内

反观我们中国大陆的网络环境。相比Facebook,国内的公司干的事可谓卑劣至极,数据流失屡见不鲜,暗箱操作数不胜数。然而,facebook成了众矢之的,那些国内公司依然如日中天。归其原因,是因为网民素质和相关机构的特殊目的。
许多网民自以为是,将自己的理论作为真理,不容别人发表其他看法,这就形成了一个压抑的网络氛围,弥漫着一种火药味。正是这种腐朽的风气充斥网络,各种粉丝大战,水军喷子不断,前两天杨洋还遭遇了网络暴力。也正是这种风气,使社交网络混乱,推动了公司态度的恶化,商业化,利益性写满了各个角落。
其次,为了建造一个巨大的局域网,继续愚民教育,我国gov对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纵容作恶,助长了嚣张气焰。

我们

居于墙中,一切更加黑暗。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,不要因为那些看似诱人的服务出卖自己。利益,绝对是他们的目的。小心谨慎!